莱新中学”的前身最早是“莱芜矿务局职工子弟中学”。1980年10月,新汶、莱芜两个矿务局合并后,“莱芜矿务局职工子弟中学”改名为“新汶矿务局莱芜中学”,后来又先后更名为“新汶矿务局第三中学”、“新汶矿业集团公司第三中学”。本校开始建于1972年,是一所集小学、初中、高中为一体的完全学校。在2003年年底以前属于国营煤炭企业办学,根据党中央、国务院精神,从2004年1月1日起,学校整体移交给山东省莱芜市莱城区管理。学校从此由国营企业性质更改为国家事业单位。
学校的发展从此有了根本保证。
多年来,莱新中学努力培养和发展学生特长,在音体美教学方面取得了累累硕果,先后培养了亚洲青年举重冠军韩洪臣、泰山国际登山节冠军段崇进、全国城运会射击冠军刘中生、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射击冠军田青、全国青少年射击冠军王珑等高水平运动员。学校射击队自八五年建立以来,曾夺得泰安市团体"三连冠",曾包揽泰安市、莱芜市射击比赛全部金牌,培养的刘中生、周长东、田青、韦勇、张春晖、王珑等运动员先后在省市和全国射击比赛中获奖牌三百余枚。仅射击单项就向复旦大学连续输送了10名高水平运动员。学校不断培植高考升学增长点,在保证每年有一定数量的音体美特长生跨入高校的同时,于2003年开始开设书法特长班,且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同学考入高等院校。另外,还有8位小书法爱好者的作品入选全国展览,并有一人获得金牌。
二.中层:
教务处主任:段熙平
政教处主任:胡贵德
总务处主任:张公埠
办公室主任:高伟
1987年学校射击队获得泰安市第六届运动会射击比赛团体冠军
1993年被省煤炭局授予山东省国有重点煤矿达标学校
1995年被国家煤炭部授予全国煤炭系统标准化学校
1996年被国家教委、全国少工委、中国关心下一代委员会等单位授予全国青少年“中华正气”读书教育活动组织奖
1996年被泰安市体委、市教委授予泰安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
1997年被莱芜市政府授予莱芜市绿化先进单位
1997年被中国体育科学学会授予21世纪中国学校体育发展实验学校
1997年被莱芜市政府授予莱芜市花园式单位
1998年被山东体育学院确定为山东体育学院教育实习基地
1998年被省体委、省教委授予山东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
1998年被省煤炭工业局授予全省煤炭系统教学管理先进学校
1999年被莱芜市政府授予莱芜市爱国卫生先进单位
1999年被省煤炭局授予山东煤炭艺术教育特色学校
1999年学校射击队获得莱芜市第三届运动会射击团体冠军、并荣获体育道德风尚奖
1999年被省体委授予山东省“希望杯”青少年射击比赛体育道德风尚奖
1999年被莱芜市政府确定为莱芜市射击运动训练基地
1999年被省体委、省教委、省卫生厅、省军区司令部、政治部授予山东省学校体育卫生国防教育先进集体
1993----1999年被泰安市政府授予泰安市文明单位称号
2000年被省政府授予“省级花园式单位”称号
2001年被新矿集团公司评为文明单位
2001年高考创辉煌,四名考生进入莱芜市文理科前10名,韩彬以689分夺得全市理科状元,被清华大学录取。刘云霞以641分获全市文科第二名,被中国政法大学录取。
2002年被新矿集团评为德育工作先进学校
2002年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专业委员会“十五”重点科研课题“创新写作教学研究与实验”实验学校
2003年被中国书法艺术研究院评为全国书法教学推广计划“十佳学校”
2003年学校开展“维护环境卫生,告别不文明行为”教育活动被《人民日报》、《中国教育报》等媒体报道。
2003年被评为新矿集团教学工作先进单位
2004年1月1日,新矿三中正式移交莱芜市莱城区管理,属区直属一级事业单位。3月22日,学校正式更名为“莱芜市莱城区莱新中学”
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、中国教育发展网《全国教育网站系统示范单位》
2005年1月被曲阜师范大学确定为“曲阜师范大学书法教学生源基地”
2005年5月被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为“全国青少年射击俱乐部”
2005年5月被复旦大学确定为“复旦大学射击项目生源基地”
2005年10月被国家体育总局评为“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单位”
2005年-2007年连续三年被市教育局评为“高中教育工作先进单位”。
2005年-2007年连续三年被莱城区教育局评为“教学工作先进单位”。
2006年高考再创佳绩,吴超群同学夺得全市理科状元,被北京大学录取。
2006年12月,在多哈亚运会上,我校输送队员刘忠生夺得两枚射击金牌